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并把课程内容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数与代数中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等等。本节课是北京版数学教材第七册的知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
二、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已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接下来即将学习估算、调商和商不变的性质等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尤其是学习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势必影响后续的知识的学习。因此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尤为重要。
三、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初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跟随引导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圈一圈和尝试竖式计算、以乘想除等多种方法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树立自信,并激起其对新知的求知欲。通过经历自己摆一摆、圈一圈等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新知源于不断的探索,动手操作能使自己一目了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汇报演示等环节,使学生感受合作讨论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并能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同时,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四、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导入
1、出示主题图:根据附图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条件并提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60人植树,(每两人植一棵),能植多少棵树?
2、列算式求解,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60÷2=30(棵),想:把60看成6个十
用同样方法做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0÷4= 720÷9= 几个十
800÷4= 7200÷9= 几个百
(二)、新授
1、出示例图:请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60人植树,每20人一队,(可以分成几队)?
2、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方法列算式:60÷20=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解:画图,学具、减法、想乘法……
4、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方法,探究更多的思路
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方格纸圈一圈,每20个方格画一个圈
?以乘想除,想3个20是60,60÷20=3
?想算理,60是6个十,20是2个十,
6里面有3个2,所以60里面有3个20
6、那600÷200=?呢,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考考你的同桌
(三)、试一试
1、口算,独立完成,指名说算法
40÷20= 60÷30= 70÷10= 90÷30=
200÷40= 240÷60= 400÷50= 420÷70=
2、看图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随堂测验
1、看图列出乘法和除法算式: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大象体重2400千克,小熊体重60千克,大象的体重是小熊的多少倍?
3、填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0秒=( )分 180秒=( )分 300秒=( )分
60分=( )时 120分=( )时 240分=( )时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摆一摆、圈一圈,亲身体验每20个为一份的过程,并通过练习和课堂检测,已初步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法,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喜悦溢于言表。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е?、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本节课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背景,让学生动手操作手中的各种学具理解如何将60每20一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散思维,寻求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算理和算法。在充足的探究时间内,组员各自分享自己的方法,并逐渐完善表达方式,和概括算理算法;在充分的交流、讨论、激烈的思维碰撞之下,所有学生做到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复习算理和探究之后总结算理算法时,学生说得不够充分,总结概括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重点概括性语言不够突出,导致个别学生还是表达不好算理算法。